截止2021年10月2日19時,由中科合肥煤氣化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合氣化”)承建的新疆宜化煤氣化裝置實現單爐連續安全運行200天,刷新了以高堿煤為原料的循環流化床氣化爐連續運行記錄。
高堿煤是一種灰中堿性金屬(鈉、鉀、鈣、鐵)含量高的煤種,在我國儲量豐富,尤其是新疆準東地區,預測儲量高達3900億噸。但由于高堿煤灰熔點低,結渣和沾污問題突出,易造成氣化爐結焦腐蝕,嚴重制約了新疆準東煤的大規模氣化轉化利用。針對準東煤特性,中合氣化研發人員設計采用循環流化床富氧煤氣化技術為新疆宜化建設3套單臺產能為60000 Nm3/h的粉煤氣化爐,并通過調整氣化劑進風、合理選擇爐膛流化風速、建構高通量返料循環、優化余熱回收系統等措施減少物料結焦、降低熱能損失。
項目自2020年9月正式投產后,運行平穩,指標優異。此前,新疆宜化變換工段每運行3個月就得停車檢修,需用氣柜穩定系統壓力和調節煤氣組分。如今,穩定的原料氣使得氣柜成為擺設,大大提升了造氣工段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也為終端產品品質提供了重要堅實的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新疆宜化項目投產后,尿素與三聚氰胺的價格持續沖高,為業主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利潤。新疆宜化黨委書記張忠華表示,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技術的突破為推動宜化綠色發展注入“強心劑”。在未來五到十年,新疆宜化規劃發展100萬噸/年三聚氰胺項目,實現煤炭資源低排放轉化,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前,該項目已納入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規劃和重大項目清單,正在積極推進中。
新疆宜化煤氣化裝置的長周期穩定運行,標志著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技術在高堿煤的氣化工業化應用中取得重大成功,開辟了高堿煤清潔高效利用新途徑,對推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示范與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