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中國將培育十家百億元規模的環保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到2020年行業產值達到1萬億元。在這一目標指導下,大氣、水、土壤等領域污染防治裝備制造將迎來重大發展契機。
環保裝備制造業春天將至
10月24日,工信部公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各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培育十家百億規模的龍頭企業,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曾參與《意見》前期討論的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工業節能與環保研究所副所長李博洋說,政策的驅動、技術的突破、國內工業轉型以及國際化發展的需求,為中國環保裝備制造業打開潛力無窮的市場,近年來后者發展迅速,并已初步形成若干龍頭企業與產業集聚。
打造萬億產業集群
工信部人士表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為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發展壯大綠色制造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對環保裝備制造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為此,《意見》提出了環保裝備制造業的工作目標:到2020年,環保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
主要技術裝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環保裝備制造業是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環境保護提供技術和物質基礎的產業。發展環保裝備制造業,是防治環境污染、推進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工信部介紹,近年來,環保裝備制造業規模迅速擴大,發展模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技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6年實現產值6200億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 (轉自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