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2-24日,由工業固廢網、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四屆煤氣化灰渣資源化利用技術研討會”在陜西榆林召開。中科合肥煤氣化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合氣化”)技術支持專家包紹麟研究員受邀參會,并發表題為“氣化灰渣焚燒關鍵技術研發與工程應用實踐”主題報告。
包紹麟,198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熱能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工程熱物理專業,獲工學碩士并留所工作。他從事循環流化床(CFB)鍋爐的研究及開發已有30余年,先后與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濟南鍋爐(集團)有限公司等鍋爐制造公司合作研制出了75t/h、130t/h 、220t/h、440t/h和480t/h等系列CFB鍋爐,積累了豐富的研究開發、現場運行和設計經驗。近年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包研究員的研究方向也由煤炭CFB燃燒領域延展到生物質直燃CFB、氣化殘炭CFB高效燃燒利用等技術。
包研究員在報告中分享了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開展的氣化細渣特性研究與氣化細渣燃燒利用的工程化探索工作,并通過林州鳳寶、新疆天業等工程實例展示了氣化細渣燃燒技術的具體應用。他在展望中提出,對于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產生的氣化灰渣,目前已實現燃燒處置項目的商業運行,綜合碳轉化率可達98%以上;對于氣流床氣化細渣,中合氣化正與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實驗室合作展開高效燃燒利用研發,以有效解決氣流床氣化灰渣處置難題。
隨著“雙碳”政策深化,如何將煤氣化裝置產生的氣化細渣進行回收,實現綜合利用成為制約煤氣化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氣流床與流化床氣化技術均會產生具有一定熱值與較高含碳量的氣化細渣,進一步利用細渣中的未燃碳,可提高煤氣化系統整體能量利用效率與系統經濟效益,同時也可創造良好的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
中合氣化作為中國科學院“弘光專項”產業化領先企業,始終堅持技術創新緊扣產業發展需求,圍繞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技術集成、系統優化、工程化開發和市場推廣實現科研成果的工業化應用。未來,中合氣化將與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堅持“雙輪驅動”戰略,持續技術革新,提升煤炭能源利用率,在助推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同時促進煤化工行業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